每年年底,總不免俗地要寫篇感言,這篇是寫在2020年最後一天FB粉絲團的貼文,想想還是貼到部落格,做個紀錄與分享。
滿喜歡臉書的回顧功能,總能回憶一下多年前的生活經驗、所思所想。這天看到九年前去Lesson One用餐時,目睹的暖心場景。以前寫食記時有記在文末,特別再記下來,提醒自己,時時溫柔友善待人。
我很喜歡「共時性」(synchronicity)的概念,例如總在需要的時候,出現適合的訊息,類似這樣有意義的巧合。在很多書上、資訊上、朋友分享的訊息上,都看過共時性的相關論述。
把某天粉專上的貼文整理在格子裡,生活絮絮,紀錄一下。 別人的生活看起來總是比較好,是吧?(老實說,有時我也會有這種迷思) 小孩有時會羨慕其他同學,隨時都可以買手搖飲,想吃什麼就買什麼。(但她也說看得出來同學變胖了) 小孩覺得媽媽很省,買菜、買東西都會精打細算地比價,買什麼東西還要限定價格範圍,總說要存錢,要省一點……(現代生活中,節儉、節省已經變成負面詞了嗎?)
說到好市多的必買熟食,客家鹹豬肉是我們家一試成主顧的方便菜,跟德國豬腳、烤雞腿、烤全雞放在一起,不確定是不是常態性商品,後來我還滿常買到的,吃不完分裝冷凍,想吃隨時有,很方便。
前陣子看了FB社團"新陳代謝飲食,一起來變瘦!"前輩分享的蔬菜蛋白馬芬,我也決定做做看,看能否多點常備菜,少點下廚時間。 第一次執行FMD新陳代謝飲食計畫,真心覺得累,覺得有夠麻煩,幾乎每天都在買菜,常常在廚房忙碌,對於不愛烹飪的人來說,剛開始真有點折磨。不過一回生,二回熟,看了很多同學的分享,也多了認識、嘗試多元食材的機會。
清洗抽油煙機和集油盒的方式很多,我是採取家裡有什麼就用什麼的策略,有用的東西就要拿出來用,所以這次的主要幫手是檸檬油(橘油也可以),最後再用洗碗精刷一刷,就大功告成,成果還不錯啦!
凡住過、待過,必留下痕跡,這點套用在我們放在娘家、婆家的舊書、雜物,或是留在前公司的東西,好像都適用。 這回趁空,清掉不少放在娘家的舊書,數量其實挺驚人的,真的早該整理了!
因為看了《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》,開始執行每天丟掉一樣東西,2019年試著拿幾乎放空的IG來紀錄一日一捨的成果,用簡單的方式執行,比較容易持久。就這樣,不知不覺間,也丟了好幾百樣東西了!
前幾天作了一個夢,夢到我出去上班,回到久違的上班族生活。 離開職場那麼多年,其實想想,以前我還滿喜歡上班的日子(不管在哪),工作很忙,也有種種壓力,有時要加班,但整體來說,跟同事相處愉快,也學到很多,而且認真工作,認真賺錢,這樣存錢很有感。